第二章 命理与科技
毫无疑问,用命理推算人的命运是一门科学。
一、四柱的来由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本是用于记载历法的。相传黄帝时期大臣大挠创造了干支纪法。以公元前2697年黄帝元年为甲子年,作为纪年的开始。由此推算,公元0年为第45个庚申年,公元1980年为第78个(45+33)个庚申年,1984年为第79个甲子年。从殷代甲骨卜辞中,可查到用干支纪法和预报天气的记载。
将干支纪法运用于推断人的命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四柱命理学是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一门学说,它从魏、晋、南朝的推衍发挥,到唐代的李虚中、僧一行等人在前人研究干支纪法和星象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这门科学。
用干支纪法来表示人的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就是人的生辰四柱,也叫八字。
二、命局干支的含义
命局中的干支蕴涵着太阳对地球作用力的信息。春天太阳开始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地球北半球逐渐变暖,万物开始生长,所以五行木旺。夏天太阳在北回归线附近,天气炎热,所以北半球五行火旺、土燥。秋天太阳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果实丰收,北半球五行金旺。冬天太阳由赤道向南移动,北半球变冷,五行水旺、土湿。
在宇宙所有的天体中,同人类居住的地球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太阳。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5%,也是太阳系里唯一的自己发光的天体。它给地球以光和热。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地面的温度将会很快的降到绝对零度左右。由于太阳光的照射,地面平均温度才保持在14℃左右,形成了人类和绝大部分生物生存的条件。除了原子能、地热和火山爆发的能量外,地面上大部分能源几乎全部直接或间接与太阳有关。原始时代的森林、微生物和动物遗骸,经历漫长的地质变迁,被埋设在地下,形成了煤和石油。而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是离不开太阳的。所以煤和石油其实就是几亿年前储藏在地下的太阳能。阳光晒热了海洋和陆地,水气上升,成云至雨,回落大地,流进江河湖海,才谈得上利用水力来发电。风力也明显地与太阳有关。
由以上可以看出,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所以研究人的生命规律,实际就是在研究地球上人的出生地点与太阳之间关系变化的规律,以下简称这种关系为日地关系。
三、日地关系与命理
说太阳是一颗恒星,主要是因为它与地球距离遥远(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9789200公里),我们看不到它在运动。实际上,它也在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银心)作圆周运动,它的公转轨道称为银道。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08秒,因不是整数,使用很不方便。取365天为一平年,366天为一闰年,每年12个月(365天或366天)六十甲子循环1/5周,每5年干支纪月循环一个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因地球绕太阳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于是就出现了太阳时差。所以,排命盘时必须把平太阳时(北京时间)换算成真太阳时。在电脑网上使用八字排盘系统排盘时,只要输入地理经度,可以很方便地自动将平太阳时换算成真太阳时。
把一平太阳日分成24等份,每等份就是一小时。每两个小时用一个地支表示,这就是时辰。
四、出生时间、地点与命柱
世界上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出生的人是绝对没有的。从时间上来说,同一时刻出生的人机率就很小,只不过人们把“同一时刻”这个概念理解的太粗略,所以才出现了许多同时生的人。现在的计时一般只精确到秒钟,秒以下还有厘、分、毫、丝、忽、微秒。如果精确到微秒,会有几个人的出生时间相同呢?肯定是微乎其微。
再看出生地点,现在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达到误差±4毫米的精度,出生地点的平面坐标不说精确到毫米,就是精确到米,那世界上同一地点出生的人会有几个呢?几乎没有。
以上是从纯理论的角度说明人的出生时间和地点是不会有绝对相同的。事实上,在实际分析命理时,出生地点的地理经度精确到分,出生时间精确到分钟就足够准确了。
严格地说,北半球出生地点相差0.1米,命主所接受的太阳信息就不一样。靠东边的命主见到太阳要比靠西边的命主早,靠南边的命主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要比靠北边的命主多。
由此看来,现在的命局把时间精确到小时,不考虑出生地点去推命主的命运是不完善的。
五、分、秒柱的研究应用
人们对于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同地点(以下简称五同)出生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早有困惑。有的双胞胎在同时辰、同地点出生,但命运也有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除家庭环境的影响外(非同一家庭出生的人),更重要的还是时间、地点上的差别。由于古代科技不发达,不可能把时间记录的很准确。即使能记录准确,由于分析命局的干支生、克、冲、害、破、刑及干支合化时过于复杂,仅有四柱的命局就难以分清日干强弱、格局、喜忌神,若再加上分柱和秒柱,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很难理出头绪。
应用全息数字命理知识,为高精度分析命局提供了基础。不管命局有多少柱,都能准确地计算出五行十神力的大小,很方便地确定命局中日干的强弱、格局和喜忌神。
六、时差对时柱的影响
推算人的生辰四柱时,最容易出错的是时柱。命理书上把23-1时归为子时,1-3时归为未时......21-23时归为亥时,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均以地方真太阳时为准。
1、地理时差
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以地球上东八时区(经度120°)的时区时为标准的。而地支纪时的12时辰均以地方时为准。所谓子时,即太阳下中天(即子夜)那一时刻的前后各1小时(23-1时)。所谓午时,即太阳上中天(即正午)那一时刻的前后各1小时(11-13时)。由于出生地点的不同,同一北京时刻太阳过子午圈的时刻是不相同的。所以就产生了地理时差。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某人阳历1985年8月15日11时50分(北京时间)出生于新疆吐鲁番,不考虑地理时差,排出的生辰四柱如下:
乙丑 甲申 丙戌 戊午
时柱到底是不是戊午呢?
新疆吐鲁番的经度约90°,与北京时区(东八时区)时的经度120°相差30°。每15°为1小时,正好相差2小时。该例中的出生时刻为地方时9时50分,其时柱应为丁巳。
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例2:某人阳历1995年12月30日11时10分(北京时间)出生于北京,不考虑地理时差,排出的生辰四柱如下:
乙亥 戊子 乙未 甲午。
时柱甲午正确吗?
北京的经度约116°24′,与东八时区(北京时区)时的经度120°相差3°36′,时间相差0.22小时即13分钟,本例中的出生时刻为地方时10时57分,其时柱应为癸巳。
由此不难看出,推算人的生辰四柱时必须考虑出生地点的地理经度,否则会排错时柱,导致命理的推算错误。
2、太阳时差
前面讲到,地球绕太阳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速度快时自转一周要不了24小时,速度慢时自转一周则要24小时多。我们把地球绕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称为一个真太阳日。这样,真太阳日最长和最短相差达到51秒钟。我们生活中采用的时间是平太阳日(时),于是就出现了太阳时差。它的定义是:
太阳时差=真太阳时-平太阳时
时差的数值是不固定的,有时是负,有时是正,有时为0。在一年中,变化的幅度由-16分21秒到+14分24秒。一般在4月5日、6月14日、9月1日和12月24日附近时差植为0。不同年份里相同日期的时差基本相等。根据太阳时差的变化,我们画成时差曲线图,供参考。 图2.7.1 太阳时差图
计算太阳时差:查出太阳时差加在地方时上即可。
地方真太阳时=地方时+太阳时差
例3:本节例1中,命主的出生时间是阳历1985年8月15日,查图得太阳时差为-3分钟,计算如下:
真太阳时=地方时+太阳时差=9时50分+(-3)分=9时47分,时辰仍为巳。
例4:某男的出生地方时间为阳历1995年12月30日11时05分,求出生时刻的真太阳时。
查图得太阳时差为-7分钟:
真太阳时=地方时+太阳时差=11时05分+(-7)分=10时58分
时辰为巳。本例若以平太阳时计算则为午时。
3、夏令时差
我国有些年份实行夏令时。夏令时是人为地将时间向前提了1个小时,若不修正,则造成出生时间上的误差,命局信息就不准确。因此,在夏令时出生的命主,其实际出生时间应减去1个小时。
例如:
某男于公历1991年5月2日10时10分出生,此间实行的是夏令时,标准北京时间应为1991年5月2日9时10分出生。
我国实行夏时制的具体时间如下:
1986年至1991年,每年4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1时起至9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1时止。具体如下:
1986年4月13日至9月14日,
1987年4月12日至9月13日,
1988年4月10日至9月11日,
1989年4月16日至9月17日,
1990年4月15日至9月16日,
1991年4月14日至9月15日。
利用电脑网上的八字排盘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将地理时差和太阳时差因素计入命局内。所以,排盘时一定要输入准确的地理经度,否则会导致命局的信息不准确。
关于夏令时差,则需由命理师进行修正。
七、地理纬度与五行水、火的关系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夏天,中午太阳在地平上的位置很高,阳光照射对地面的倾斜程度就小,再加上照射的时间长,所以天就热;冬天,太阳在地平上的位置很低,阳光照射对地面的倾斜程度就大,再加上照射的时间短,所以天就冷。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太阳位置这种高低的变化呢?
从物理学知道,一个高速旋转着的物体,它的旋转轴方向经常保持不变。地球也是这样。此外,黄赤(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和赤道的简称)交角的存在表明,地球自转轴并不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而是有个90°-23.5°=66.5°的角度。由于这两个原因,在绕太阳运行时,一方面,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始终对着北天极;另一方面,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太阳的赤纬就有不同的值,也就是说,太阳光直射地球纬度是不同的。因此,对地面某一纬度而言,不同的时间太阳在地平上的高度也就不一样了。
由于人的出生地点不同,同一时刻五行力的大小也不一样。金、木力的大小由地理经度控制,水、火力的大小由地理纬度控制。地理经度体现在出生时刻的地理时差中,即在命局中金、木的力值已得到解决。水、火力的修正量大小与地球北半球地理纬度的关系如下:
水力=原水力×(1+纬度/200)
火力=原火力×(1-纬度/200)
此公式表示,北半球地理纬度越大,水力越大而火力越小,反之亦然。南半球则相反。
八、电脑技术与命理科学
现代电脑技术应用于命理科学,对预测人的命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只输入某个人的出生时间、地理经度和性别,就可知道这个人的生辰四柱、大小运、神煞等,这无疑给预测命运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但是更深层次的研究应用还不够。
虽然在电脑上也可以得到一个人的命运预测结果,但这种结果的准确率太低。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原因:
1、基础理论没有跟上
现在一般都重视现成的命理基础知识,学了就用于实践,很少有人去从根本上研究它。市场经济吗,这也正常。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命理学,它应该得到继承、完善和发展。
2、原有的理论过于复杂
我们都知道,要准确地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光靠四柱是不行的。因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瞬息万变的,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也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把命主的信息尽量细化。如上所述,如果把人的出生时间精确到每秒钟,把出生地点的地理经纬度精确到秒级单位,那测命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很多。但是,谈何容易。仅现有的四柱就难以掌握,有的人学习了两三年,还不能准确地判断日干强弱、格局、喜忌神,怎么可能分析出准确的命理结果呢?这不能怨学命理者笨,是因为命理推算的过程过于复杂。五行之间的生、克、冲、害、破、刑关系就够复杂了,还有那么多的干支合化要去分析,再加上神煞、命理断语等,没有几年工夫怎么能掌握的了呢?如果再加上分柱、秒柱、地理纬度、干支纳音等,那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那么,怎样实现预测命运电脑化呢?
首先要解决数学模型的问题。就是将阴阳五行信息数字化,命局中每一个五行都赋予准确的数字,相互间的关系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根据命理断语对号入坐。目前虽有这方面的报道和研究文章,但很不系统完整,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其次是开发命理计算软件。象现在八字排盘一样,只要输入命主的出生年、月、日、时、分、秒,出生地点的经纬度和性别,电脑就可显示出日干强弱、格局、喜忌神及各方面的命局断语。输入流年、流月、流分、流秒,就可显示这一时刻的吉凶祸福。
综上所述,命理科学是需要进一步继承、完善和发展的。
...............................
《全息数字命理学》创始人
《五象姓名学》专著者
《姓名学知识百文汇》编著者
微信:156 1763 9398 庚申壬子
Q Q:786 309 533 庚申壬子 |